2)第223章 武定军_来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林启走后。

  邱璟忙向杜闻言抱怨道:“这小子好不容易松了口,你为何要拒绝?逼反了他,看你怎么收场!”

  杜闻言淡淡道:“邱大人还没看明白?他分明是故意压着我们,但这些要求如何能答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任其在太行峡谷肆意发展,不如尽早剿灭。”

  邱璟急道:“这事,是你我两个芝麻大的小官说的算吗?梅尚书的意思你又非不明折,这种时候别给他添乱,尽快把事情解决了,把功劳定下来,对谁都好。”

  杜闻言脸上隐有怒色,不忿道:“短视至极。若如此,朝庭规矩可在?这支人马鱼龙混杂,若放任自如,必成大祸。”

  “大祸?”邱璟冷笑道:“天踏下来,自有位高权重的去操心,你跟着起什么哄?不要再说了,我自会传书给梅尚书决断。”

  营里的万余人离乡两月,如今在这冰天雪地的相州城外过年,自然是思乡情重。

  好在大家伙凑在一起,也不甚孤单。

  颜怀请了一个戏班子,在营中足足唱了了好几日戏。

  篝火雄雄,倒也暖和。

  林启也过了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年,与颜怀、徐峰、万渊以及寒盟的诸多人在营里吃了年夜饭,也不知喝了多少杯酒。

  看着四周一张张红通通的脸,嘈杂声不断,也不知是热闹还是孤单。

  但想来,这些人的情谊还是值得去珍惜的。

  在这样热闹中,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元宵之后,年味渐散。

  北面的消息传来,金国正式建国,要讨伐无道契丹。

  而杨复也马上要出征,连才经战事的颜恪也收到了调令。

  这天下的局势或许会在接下的这一年中有极大的不同。

  但这些与林启无关。

  倒是梅宽的回信也传到了邱璟的手中。

  简而言之一句话,答应林启的要求。

  还给林启封了个翊麾校尉,并将这支鱼龙混杂的人马建番为“武定军”。

  大梁朝武官不值钱,翊麾校尉的职位也不高,却是梅宽个人能给的最大的诚意了。

  同信一共而来的还有兵部的文书合勘和令牌,甚至还有一幅盔甲。

  至此,林启这个翊麾校尉便如儿戏一般的上任了。

  当初骗任常恭自己是翊麾校尉,如今一语成箴。

  他心中不由有些好笑。

  “谁说朝庭官员庸碌,分明效率很高嘛,依我看,个个都是能臣。”

  徐峰看着文书上‘武定军’三个字,却是心中愣忡。

  “徐兄,怎么了?”

  徐峰叹道:“家父当年,便是武定军中队正,后来,武定军撤了番,他才卸甲归田……”

  “世间循回,倒也有趣。”

  林启觉得有趣,邱璟却是极为郁闷。

  他本以为交了差事便可以回京。没想到,兵部却派他和杜闻言留在武定军中做监军。

  “唉,这又是要命的差事。”邱璟只差破口大骂梅宽的祖宗十八代了。

  杜闻言却是坦然受之:“文官监军本是惯例,武定军鱼龙混杂,主将心思叵测,更需要我等兢兢业业监察引导。”

  邱璟心中暗骂:“不要命的呆子,你升官了当然高兴,老子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

  诸事既定,武定军便撤离相州,往太行大峡谷而去。

  林启却是带着徐瑶,往青州去寻大儒王慎。

  在他离开的几天之后,尤五儿领着任远,风尘仆仆地到了相州,却扑了个空。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