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节 重击之前(下)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港湾仔军器厂街1号,楼高14层高的东翼、33层高的西翼,42层连4层地库的主楼一起构成了香港警察总部-警政大楼。晚间21点,楼内会议厅。

  这是一场港府最高级别的情报联席会议,除了内地的情报官员之外,特区政府只有保安局长、警务处长、香港海关关长、入境事务处长

  “众所周知的是,在香港的南亚人基本是由以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居多。而在港英时期,除了驻港英军中拥有廓尔喀雇佣兵之外,还有不少印度裔警察。”面对着大陆方面来的情报官员们,警务处长竭力的想让自己的语气尽量的轻松点。毕竟自己虽然是‘特区三司十二局’的行政官员,但在祖国大陆的这些情报官员的眼里,不过也就一芝麻大小的官员罢了。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安全这样的问题时,区区一个警务处长还真算不了什么。

  而且,今天晚上的行动,本身就是对香港警队来说,颇是尴尬,当年香港警队成立之时,构成极为复杂,到1920年代,为了识别员警们的身份,甚至在警察的编章编号前分别加上英文字母,A代表欧洲裔(主要是英国);B代表印裔;C代表本地招募的华裔;D代表从山东威海招募的鲁警;E则是白俄。那个年代,英国人是警队高层,印裔次之,华警末班,以至于当时香港流传着这样一个童谣“ABCD,大头绿衣。捉唔到贼,吹BB(哨子)。”

  裹着包头的印度裔当初在警队十分普遍,而加之移民等原因,在香港的南亚人是再普遍不过的香港人群构成主体了。在香港,至少有25000名印度裔,而这些印裔和作为香港主流群体的华裔之间的关系本身又是充满着联系,但却又有着相互的抵触。

  而今晚的警队大行动,本身就是冲着印度裔去的,这怎么能够不让警队处于在一种尴尬的角色之中,当然不仅仅是香港,澳门特区保安司也会在今晚同时展开类似的行动。

  这倒不是种族原因,而是一直以来,印度情报机构在香港的活动实在是太过于猖獗了。

  从构成来看,印度的情报机构在2001年的调整后,分为内政部下属的中央调查局(CBI)和国防情报局(DIA)。前者是类似于美国的FBI般的情报机构,而后者则是统一指挥内政部下属的情报局(IB)、内阁秘书处领导的调查分析局(RAW)、国防部所属的军事情报局、空军情报局、海军情报局。这样一来,国防情报局除了负责指导和协调各情报部门及陆海空三军情报搜集部门的工作,以实现情报共享之外,还负责在国外开展的情报活动,搜集他国的战术、战略情报。这其中,香港便是海外最为重要的情报站点。

  今晚的警队扫荡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