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五十四章 胡沁舞剑_天下藏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古剑。

  剑最初其实不属于中原地区的原创兵器,而是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传入,但中原地区却将剑文化给发扬光大。

  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剑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约为公元前十五世纪的早商时期的,剑身长二十多厘米。

  春秋之前的剑,一般都比较短,均在二十到三十厘米之间(正因如此,春秋的刺客才能把剑藏在鱼腹、书卷当中)。

  那时候大规模的战争主要用戈(“戈”字代表战争也由此而来),不用剑。

  剑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必须是君子,用来耍帅其实多过于杀人。

  而且,在剑出鞘之时,君子必须要手掐剑指开剑气,一来将自己的气脉灌注于剑,做到人剑合一,二来礼貌地表示我现在要用剑干你了,请准备好。

  到了春秋末期,剑开始变长至五十到七十厘米。

  秦朝之时,为了利用剑进行搏杀,剑长加到了八九十厘米,剑身前端专门锻造“束腰”造型,主要功能是为了穿透对方的铠甲之时增加力量和速度。

  唐朝时期,由于禁铜,加之冶铁业的发展,兵器用刀多过于剑,唐刀成了大名鼎鼎的存在(樱花国的武士刀,其实就是学咱们的唐刀,这点不容置疑)。

  再往后,剑的铸造变得五花八门,材质上铜铁钢金银木皆有,长短也没统一的制式,用剑之人也不讲规矩了。

  眼前这把剑,属于典型的秦青铜宝剑。

  我很想去摸。

  但考虑到我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位下属,旁边还有翻译看着,只得强忍。

  小虎娘胡沁戴上了旁边的手套,拿起了剑,先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尔后。

  她问:“可否击石鉴定?”

  翻译点了点头,拍了一下手掌。

  帐篷外面进来一个人,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上还包了一层厚厚的布。

  这是为了防止损害宝剑的剑尖。

  看来早有准备。

  其实就这质量的青铜剑,石头外面不包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这毕竟是宝贝,容不得任何闪失。

  翻译说道:“请!”

  小虎娘胡沁点了点头,示意我们散开。

  她开始耍剑。

  这一耍。

  我算是知道了什么叫铸剑世家后人。

  小胡娘胡沁剑指一掐,一把青铜剑让她耍的剑花朵朵,姿态无比潇洒,犹如古代的女侠,到最后,她嘴里矫喝一声,一声闷响,剑尖猛地击在了包着厚布的石头上。

  让人惊叹的是。

  剑身竟然瞬间弯曲成了一个弧度。

  小胡娘胡沁借着剑身弧度回弹的力道,迅疾拔剑,身躯跃起,往后退,余力的惯性,竟然退了几米远才落定。

  她收剑站立,脸上露出欣喜。

  这是铸剑世家后人对宝剑发自内心由衷的喜欢。

  小胡娘胡沁说道:“剑身长八十六厘米,剑茎长十八厘米,重量约为一千八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