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张“超人”_从香江走向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曲歌小说]

  如今香江到处都是张恒收购和记黄埔的新闻。

  作为英资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黄埔落入一个华人手中,这对于香江的英资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震惊的。

  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主要从事印度棉花、英产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本港零售业,那时规模名气都不大,远不可与怡和、太古等洋行相比。

  可是自从和记洋行与黄埔船坞和并令和记黄埔在英资四大行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如今已经是香江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七十多亿港元,又是香江最大上市公司之一,在英资企业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今被一个华人收购了,这无疑是给所有英资企业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这对香江社会历史发展来说,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载入史册的转折点。

  许多英资企业的人都质疑沈弼的想法,而沈弼直接正面回答道“银行不是慈善团体,不是政治机构,也不是英人俱乐部,银行就是银行,银行的宗旨就是盈利。谁能为汇丰赚钱,谁就是汇丰的好朋友。”

  而英国的《泰晤士报》则在报纸中分析道:“近一年来,商界天之骄子张恒在香港商界进行重大兼并改组中,连连得分,使得香港的许多英资公司感到紧张。”

  其中更是有一篇文章试图以时代背景探讨华商得势的原因。

  众所周知,香江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占香港人口绝大多数的仍是华人,掌握香江政权和经济命脉的英国人却是少数民族。二战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增长很快。

  如今97将近,有强大的中国做靠山,这些华商新贵如虎添翼,他才敢公然在商场与英商较量,以获取原属英商的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香江的英商分外不安。

  连世界闻名的怡和财团的大班大股东,都有一种踏进雷区的感觉,英商莫不感叹世道的变化。

  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张恒这个天之骄子能与英国商界的优秀分子相提并论。

  文章的某些提法偏颇,并含有“大英帝国”的口气,可是并不能改变张恒收购和记黄埔的事实。

  七十年后期,羽翼渐丰、雄心勃勃的华资财阀开始觊觎英资公司的控制权,正面挑战英资财团至高无上的权势,可是因为香江经济一直以来都处于英资财团垄断控制之下,所以华资财阀一直都有所忌惮。

  而如今和记黄埔被张恒收购,张恒成为了入主英资四大行的第一位华人,打破了英资企业近一百年来对香江经济垄断的局势,彻底扭转英资在香江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华资财阀也因此蠢蠢欲动,这是香江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其深远意义在若干年后才逐渐显露出来并反复被人提起。

  而这一次张恒也真真正正的以商人的形象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