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76章【主打一个走对手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_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讯会议结束,方鸿把相关任务都分发了下去,以“星网”为平台打造一个覆盖全球范围的卫星电信网,并由此创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技术产业链出来,需要旗下的这些高科技公司提供相关环节的技术支持。

  这个事情恐怕也只有方鸿能做到并且快速落地,因为只有他能同时号令九州蓝箭、星宇科技、量化资本这些企业掌门人,少了很多扯皮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商谈利益分配所浪费的时间,大boss拍板大家也都不会说什么,事情落地的效率也会快得惊人。

  秦丰等人也意识到“星网”一旦铺开,现在很火的wifi热点恐怕要推出历史舞台了,尤其是将来5g通信时代的到来,5g开来之后wifi热点基本用不着了,而电信网根本就用不着北美的根服务器,寻址也用不着北美的域名解析服务器了。

  因为电信网就是用户的手机号码,电信公司的基站都能找得着手机号,也都知道怎么去寻址,而且电信网那是真正意义可以互联的,北美电信公司有自己的网,跟世界其它电信公司还互联。

  而方鸿要搞的这个“星网”等于是率先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卫星电信网,以后就变成各国有主权的电信网逐渐取代北美一家控制的因特网,由多张电信网之间的互联,电信公司之间签协议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埃隆·马斯克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就提出了“星链”概念,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向近地轨道发射1.2万颗卫星组成太空“星链”。

  而且早在2014年初那会儿,埃隆·马斯克就跟one-web创始人格雷格·惠勒共同规划了一个大约由70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卫星系统,命名为worldvu,其大小是当时最大的铱星卫星系统的10倍以上。

  埃隆·马斯克的“星链”概念也不是他首创,因为前面还有一个“铱星”系统也是类似的玩法。

  然而,worldvu卫星系统这一项目在2014年6月由于合作的破裂而告终,在该项目破产之后,埃隆·马斯克在欧洲的监管机构以steam的名义向国际电联提交了申请,并最终将这一卫星系统命名确定为starlink,并在今年初正式提出“星链”概念的说法。

  可这个事情的推进效率依然不尽如人意,效率可以说奇慢无比,包括前面的worldvu最终破产,这背后都是有隐情的,因为有人不想让埃隆·马斯克搞这个东西。

  原因也很简单,他搞的这个“星链”是动了因特网的既得利益群体的蛋糕,这个群体是不需要另一张网的,有因特网制霸全球就够了,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群体从当初的技术开拓者已经转变成为阻碍技术进步的绊脚石。

  除非有外部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