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章 虑远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虑远

  法正之才学,无需赘言。

  然而,他留于世间的名声,还有“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的不以德著称。

  丞相诸葛亮叹息郑璞“直性狭中、无容人之量”,与法正秉性类同,正是马谡得闻逐客之举后的闲话。

  不过,赵云的关注点不在此。

  他更在意大汉何人,筹画之道能与法孝直比肩。

  朝廷若能再有一法孝直,奋先帝余烈、克复中原或可未来可期!

  哪怕,他今已老迈,或许无缘目睹那一天的到来。然,至少,他在魂归九泉与先帝团聚时,亦可告慰之汉室可兴矣

  辞世,可无遗恨。

  “谡,见过将军。”

  倒是席内的马谡眼尖,见赵云到了连忙起身恭敬作礼。

  而丞相诸葛亮闻声,也笑逐颜开起身相迎,赵云自是拱手见礼。

  礼罢,甫一入座,赵云便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率先发问,“丞相,方才我听闻,朝廷有贤良筹画之才竟可与翼侯法孝直比肩邪?”

  “子龙倒是听得真切。”

  微微颔首,诸葛亮莞尔打趣了句。

  旋即将郑璞其人、其才学大致叙述了一遍。

  话末了,又扼腕叹息,“此郑家子,为国筹画之心可嘉,其才学亦可再琢,然其人性情失于过刚,恐他日难融于同僚矣!”

  垂耳倾听的赵云,闻“推恩”之策执行始末时,不由眉目舒展,心中放下来时路上的忧虑,捋须颔首而笑。待听到郑璞逐客时,又垂头陷入思吟。

  半晌,才昂头,略作拱手,便出声道,“丞相方才之言,我倒不尽以为然。”

  “哦?”

  顿时,诸葛亮闻言,不由眼眸微讶,笑容殷殷,“子龙不必拘礼,何所思尽可道来。”

  旁边那马谡,亦身轻倾身案前,竖耳以待。

  “我之思者,乃人无完人耳,无需苛求太多。”

  赵云先颔首致敬,才露齿而笑,“彼郑家子性情刚愎,那又如何?国之用者,取其才耳。若其真如丞相所言,他日或能与翼侯法孝直比肩,我大汉克复中原之志,亦能多一倚仗也!此乃国之幸也!且,丞相言此郑家子未及弱冠,锋芒毕露乃少年郎秉性,若能使之潜心历练,未来如何尚可知矣!”

  话落,又眼眸黯然,长声叹息,“譬如昔日先帝东征时,若翼侯法孝直尚在,随军筹画策算,彼东吴岂能让先帝铩羽而归邪?我大汉又如何式微至此,唉”

  拳拳之心,感伤之言,让宴席陷入了沉默。

  丞相诸葛亮,眼眸里亦泛起忧思。

  不仅是因赵云之言触动了情感,更有一丝寂寥在心间蔓延。

  正如赵云所言,国之用郑家子乃取其才,不必苛求太多。然,如此瑕不掩瑜之理,他安能不知邪?

  执国者,所虑当深远。

  对于郑璞展露出来的性情,让他更深层的担忧。

  当年法正睚眦必报、行事跋扈,先帝刘备皆不究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