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5章 婴儿潮来袭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战停息后,天津港的海贸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状态。海商们似乎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只要战事一歇,他们就该干什么干什么,根本没把之前的战事当回事。

  严格来说,天津港的海贸还不算是真正的大洋贸易,而是沿岸海贸。主要的航线就两条,通往朝鲜、东瀛的航线和通往东南沿海的航线。欧洲远洋海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来这边直接做生意的,他们大多是通过中间商来收购明国货。

  不来大明海域,主要是因为时间的问题,绕到这里会耽误好多时间,划不来,还不如从二道贩子那里拿货方便。

  有人说中国是重农不重商的民族,可李振新却有不同的发现。只要社会稍微自由一点,商业行为立马如雨后春笋一般就窜了出来。反正在大明,没啥人是发自本能抵制经商的。除非通过政策手段限制人从商,比如强行拔高读书人的社会地位。

  天津港就有这种浓郁的营商氛围,开海不到两年时间,这里的百姓几乎家家做与海贸相关的营生,有的做的大,入股或者买了海船跑运输。有的做的小,贩卖点货到港口摆个摊子也是个营生。

  天津港如此繁华,除了是京师以外,也与这里有大量陕货出海密切相关。经过十多年的积淀,陕西制造,已然成为了整个大明最有竞争力、最具规模、最有活力的拳头产品。早就取代了了东南,成为人们心中明货精品的代名词。

  有不少外国人,遇到明国商人,第一句话就问人家卖的是不是陕货,弄的所有的明国货,现在都被商人用一种很奇怪的口音说是陕货。

  最近世界贸易海贸趋势,有了新的变化。其实以前远洋贸易,还是以贵重为主,涉及到日用品的部分不多。但这几年,日用品变多了,原因还是陕西、中原的工业产品造成的。陕西、中原的工业产品极大的压缩了生产成本,提高点产品的性价比,从而让日用品贸易,也成了划算买卖。

  陕货大卖,自然也让关中、陕北等地的百姓受益不少。最直观的反映是,近几年来新生儿骤增,出现了婴儿潮。

  “邦德、陕西巡抚上来折子,请求朝廷陕地再建一所师范大学,说他们那边的老师有点不够用了!”

  “这两年,陕地不是新设了不少小学吗!怎么还这么缺师资?”

  “据吴巡抚折子上说,近年陕西新出生的娃娃是越来越多,而眼下条件又好,很多人都有条件让娃们上点学。各个府县新修的小学堂,不计其数,大多数县都设了中学堂,可还是有点人满为患。”

  “那就再办一所师范大学吧,甘肃那边光复的早,估计也有这个情况,一块办个师范。对了,陕西那边女娃娃们上学的也不少,听说有不少中学堂也有女娃上学,就再办个女子师范,让女娃们也有个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