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0章 一毛不捐的老朱家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天后,河南一带的水灾形势终于平缓。李振新没来得及休整,便忙从郑州乘着火车往京城赶。他得到京城布置全局的救灾事宜,主要是要想办法解决救灾资金的问题。

  陕西、甘肃、山西部分、河南大部、鲁西、北直隶半部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水灾,可以说境内一半左右的地方被这次天灾波及。

  这么大的灾难,灾后重建工作所需要的赈灾款项之巨,纯靠财政拨款肯定会影响整个财政计划,所以李振新的想法还是要通过借款来解决。

  向国政委员会提交的筹款计划是,总计两千五百万两银元,其中第一年的筹款总数为一千五百万。这一千五百万,需要财政拨款五百万两,向各家银行借款七百万两,西安、延安、榆林、河西、天津等富裕府县对口援建一百五十万两,发动企业和民众捐款、捐物一百五十万两。明年的一千万两,到时候再看情况。

  “邦德,你这筹款计划我怎么有点看不明白哪?为何要让百姓和富裕的府县拿钱?其实他们能拿出的钱也不多,但操作起来颇费周折,要我看还不如直接找银行去借款。这钱虽然今年比较紧张,可过一两年咱们也能凑起来,用得着这么费劲吗?”

  吴贞毓对于发动民间以及地方政府支援灾区重建不怎么感冒,目前来说朝廷虽然一时有些困难,可稍微客服一下就能解决问题。动员民众和地方去干这事,起不了决定作用,又要耗费很多精力,似乎没这个必要。

  “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遇到大的灾难,就得充分动员起民众救灾的积极性。这并不是出钱多少的问题,而是要让各地民众增强连接,有共同的家国认同感,让民众知道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咱们也是一个国家,是需要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

  除了增强联系和认同感以外,李振新还有一个用意,就是充分使用民间的剩余物资。这些剩余物资主要是一些旧的衣物、生活日用品。越是富裕的地方垃圾越多,而越是贫穷的地方,则物资使用效率越高。总得来说,现在还不是物资丰盛的时代,但一些大城市中,剩余的物资却还是有一些的,让城里人将这些不怎么用的东西捐出来,投放到灾区,是比较节约资源的一种办法。

  让一些地方官府进行对口援建,除了稍微减轻一点中央朝廷的负担以外,另一层目的是要用他们的产业优势,带动灾区重建。让灾区恢复灾前的状况,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他们更上一层楼,这不光需要资金,还需要人才、配套产业的支持,当然也是一种加强交流的手段。

  “夫人,咱们家的旧衣物有多少?能凑二十套被褥,以及一些衣服出来吗?”

  “这些倒是能凑出来,不过你堂堂一个国事总裁,拿些旧东西出来,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