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7章 抑制土地兼并不是长远之策!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了整整一天的荒,李三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发现老婆子居然还没回家,没道理啊,这时候她也应该下了工。

  “老三,你妈怎么还没回来!”

  “今天新来了一批中原的难民,俺娘她们去帮忙收拾着安顿家小。”

  “中原的难民?他们是又受了啥灾?”

  “说是上次的水灾,他们不是被淹了吗?朝廷想着那地方以后还会淹,索性就全迁到了辽东来。”

  害怕以后还没水淹,就把人迁到了辽东?李三德觉得朝廷也太有点想的多了,按他们这个想法,那天下还能有什么地方可住人。

  按后世的说法,这次迁移过来的中原难民,应该算生态移民。只不过这种说法没法让老百姓理解,索性就含含糊糊的说是害怕再被水淹才移民的。

  为了保护一个地方,而去开发另一个地方,这种想法也就李振新能生出来。也只有他觉得在中原留一块湿地区,来调节生态是很有必要的。

  河南泄洪区近三十万人口都要迁移出去,这无疑会让本就繁重的难民安置工作更加麻烦。可上边的老大拍了脑袋,底下的人只能照章执行。

  好在中原的百姓,对朝廷移民工作还算配合,没出现大规模抵制的现象。

  从河南来的难民,可不像江南难民那样几乎啥都没有,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余财。这一点从带的行李上就能看出来,大包小包的非常不方便,迁移起来也比别人要麻烦一些。

  虽然这一两个月移民村修了很多房屋,可还是不够用,新来的百姓依然只能在窝棚里住。

  折腾了好几日这些中原百姓才勉强安顿好,接下来就要和李三德他们一样干活挣钱了。

  “王组长,俺们可不可以不上工,自己去开田?”在新来百姓的安置大会上,有人提出了新意见。

  “自己去开田?你们去上工不是还能挣分工钱,为何要自己去开田?”

  “田还是自己开比较上心,别人开的田种起来未必好用。你能不能直接让人把属于我家的田划出来,我们自己家人去开。”

  “这事我和其他人合计一些给你做答复,应该是能行吧。不过你们自己开田,没有上工的收入,日子怕是不好过。”

  “没关系的,我们家还有点余钱,撑到明年秋收还是没问题的。”

  想自己开田的百姓,并不是家里钱多的没地儿花,他们是有小心思的。现在离冬季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时间,一家人要是集中精力就能开出三五十亩荒田。明年开春这些地就能种上粮食,到了秋天产下来粮都是自己的。可要是参加集体劳动,按目前的趋势明年开春一家最多能分到十来亩地,种出来粮食也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日用,这么一算确实自家开田比较划算。

  能动这个心思的,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点的家庭,他们有余力来做长远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