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5章 商人越多,地方越穷?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松江府的发展,李振新并没有多少担忧,运河的漕粮运输没有以后,这里势必会成为整个东南货物贸易的中心,除了通过铁路运输北上和南下的哪部分物资以外,通过长江、松江会把整个大明腹地的货物都聚集过来。大宗产品的贸易,还是水运更廉价一点,这个账商人们会算的很清楚。

  让王文强当松江知府,一方面是为了发挥他管理建设过港口城市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他的执政经历再渡一层金。他是年轻一代行政官员中的佼佼者,也是李振新视为重点培养对象的接班人之一,将来李振新的政治遗产很可能会留给他,所以他必须要有过硬的资历,才能在之后的政治活动中有足够的话语权。

  在松江呆了几天之后,李振新带着人正式前往灾区。按道理来说去灾区,应该乘船沿江而行,不过考虑到长江这边交通便捷,京城来的要员基本上都会选择这条路,为了不走寻常路,李总裁选择了另一条去往九江的路。经太湖南岸的湖州,进入新立的安徽省境内。

  进入安徽的第一站就是宣城,宣城可能天下并不知名,可宣纸却已经在天下畅销了近千年。宣城下边的经县就是著名的宣纸产地,宣纸的名字也是由宣城而得。

  畅销千年的产品是什么概念?人类历史上都少有这样的物品,由此可以看出宣纸的性能有多优异。这些年,新式的制纸业发展很是迅猛,印刷业的的大副发展又极速的促进纸产品的需求量,可这并没有冲击到宣纸的市场,自古以来宣纸的市场都是高端客户,是奢侈品行业,在这个市场依然牢牢的被宣纸把持在自己手里。

  便于书画、使用寿命长、柔韧性好是宣纸的优点,因此目前重要的文献和制图业都离不开宣纸,从这一点来说宣纸的市场还扩大了不少。陕西那边的大明图书馆和博物馆一年要订上万刀的宣纸印古籍,其它各省这几年也都建起了图书馆,光靠这个市场,径县以及宣城的造纸作坊就供不应求。

  李振新到径县视察的时候,丝毫没感受到这里是刚刚发生过重大洪涝灾害的气氛,看到的反而是兴旺无比的制纸业。不得不感叹一句,有的遗产可以吃千年,靠着宣纸这一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这里的百姓确实享了近千年的福而且还会享下去。

  “看到洪灾没有影响到你们的产业,吾就放心了!宣纸是祖宗留下的福祉,咱们得珍惜,要继往开来让这个产业更加兴旺。不过宣城府的发展,仅靠宣纸这一个产业是不够的,你们还得想办法再发展一些产业,这样才能让百姓更富足一些。”调研完宣纸产业作坊后,李振新语重声长的对宣城官员进行了一番叮嘱。

  离开宣城后下一站是徽州,这里同样有传承千年的特产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