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对话开启_24_典藏华夏:跨越历史,对话古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

  “一千三百年后,先生,人尽皆知。”

  话音落下。

  杜甫愣住了。

  彼时的他名声不显。

  能够名扬大唐,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荣耀。

  眼前这个人,却说,后世有人学他。

  而且是人尽皆知。

  除此之外。

  在他的口中,后世人人皆有书读。

  无论妇孺孩童,都能读书?

  “所言……当真?”

  杜甫咽了咽口水,眼神有些不敢置信。

  “千真万确。”沈飞颔首。

  “好,好,好!”杜甫仰天长笑,接连叫好。

  他曾许下豪言壮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一句诗。

  在他生的时候未曾见证,但是在一千三百年后,却实现了。

  ……

  “离谱,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丝毫没感觉到,当今能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兄弟,先搞清楚意思,杜甫那时候茅屋残破不堪,进而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节奏感很好,希望继续稳定下去。”

  “目前来看,水平几乎是一流的,但是内容却很平淡,或许是因为杜甫的生平经历的问题。”

  “好家伙,杜甫的生平还平淡啊?”

  “看节目,别吵吵,目前来看杜甫还没有正式发问。”

  ……

  “既然你说你来自一千年后,为了探访大唐盛世,华夏文脉。”

  “但,这文脉与我何关!?”

  “论名声与诗作,李太白皆胜过我,何不去找他,反而来找杜某?”

  杜甫对于沈飞的理由,颇为不解。

  按他所言。

  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访大唐盛世,探访华夏文脉。

  但,那文脉岂是自己区区一介平民能够改变的?

  “李白是仙人下凡,杜甫是凡人得道。”

  “太白是盛世的惊鸿一瞥,子美是乱世的孤苦见证。两位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可以确定,大唐少了这两位中的一位都会逊色几分!”

  “因为晚辈想看看真实的大唐,想看看那个遍地哀嚎的大唐,想看看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

  “因此,特来拜会杜先生!”

  杜甫眼神内敛。

  看向沈飞的目光逐渐发生变化。

  “既然小友来自一千多年之后,那老夫倒有几个问题,不知小友能否解答。”

  杜甫对沈飞附身鞠躬,问道。

  “但说无妨,晚辈,知无不言。”沈飞以礼相待,俯首作揖道。

  “我这第一问,后世百姓,如何看待大唐,又可曾羡我大唐?”

  “第二问,千年之后,百姓可曾像如今这般,逃窜流亡?”

  “第三问,论才气,后世可否有人胜太白半步?”

  杜甫犹豫了片刻,接连说出了三个问题。

  简单的三个问题,足以看出杜甫的格局。

  第一问,为国而问。

  第二问,替民而问。

  第三问,为后世发展而问。

  当今,李太白代表了诗坛的巅峰。

  豪情万丈,无人比肩。

  他想看看,后世可曾有人胜过李白。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