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4章 没想到你是这种人(3/5)_我的飞行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机的空中加油技术起源于20世纪,发展到现在,空中加油技术主要有三项:软管-浮锚式,硬管-飞桁式、混合式。下面我先来说一下三种加油技术的优缺点。”任少平穿作训服,面容严肃地说道。

  “软管-浮锚式加油技术,优点是一架大型加油机上可装置数套加油设备,可以同时给几架战机加油,由于加油机与受油机存在相对运动,采用具有柔性的软管衔接安全性好。缺点是对大气乱流相当敏感,衔接时比较困难,对飞行员的操作技术要求高;其次是输油速度慢,约为每分钟1500升左右,因此给大型军机加油时需要较长的作业时间。”

  “硬管-飞桁式加油技术,具有输油速度快,可达到每分钟6,000升左右,因为是使用刚性杆,所以对空气乱流不大敏感,并有衔接操纵方便等优点。其缺点是一次只能给一架战机加油,通用性差,并且需要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加油操作员来操作。”

  “混合式加油技术则是于加油桁杆尾端发展一套漏斗式浮锚加油软管改装套件,装置了两套管线,视任务性质(受油机受油系统)放出哪一套管线。放出哪一套管线,就存在哪一套的优缺点。”

  一众改装学员端坐于飞行简报室内,身前的桌面上各自摆放着关于空中加油技术的资料详解,认真安静地听着任少平的讲解。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软管-浮锚式加油技术,目前拥有两种型号的空中加油机,一种是自主研发的国产轰六U空中加油机,一种是进口的伊尔78空中加油机,本次空中加油训练用的是伊尔-78空中加油机。”

  “空中加油常常是在8000m以上的高空进行,即同温层(或称平流层)进行的。在这个空域中大气温度基本上不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气流很平稳,现代大型飞机和先进的加油机最佳飞行高度都在1万米上下。”

  前面的话在杨洛看来屁用都没有,仅最后一段话有些作用,但杨洛依然在耐心地听讲。

  无他,作为一个学员,态度必须端正,这是对教员最起码的尊重。

  任少平顿了一下,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笑道:“其实前面的话都是废话,了不了解对我们来说不重要,我也不想念,不过这是教材上规定的,我必须给念一遍。”

  底下坐着的十二个人轻轻地笑了起来,表示理解。

  放下水杯,任少平继续道:“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加油的四个阶段,首先是会合,必须保证受油飞机和加油机不发生相撞,受油机从加油机下方进入,先在加油机锥管5m以外3m以下做加油前编队飞行。”

  “然后是对接,战机以比加油机快~m/s的速度慢慢地将受油管插入锥管中,要做到绝对的精准,这也是最难的一步,前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