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九章 社稷为重君为轻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社稷为重君为轻

  凌啸捡起奏折来一看,竟是几份谏阻盛世彩票、弹劾自己蛊惑圣听的明发奏折。这些奏折有一份很是夸张,竟是有四十多名官员在上面署名,不乏名臣大儒之辈,给凌啸定的罪名很骇人:“惑我君父离弃圣人之道,陷吾黎民沉迷逐利之行”,那个郭琇甚至还建议康熙把自己贬至荒夷,以免“他日挥泪斩马谡之时,痛惜今日之功臣”。

  看完了奏折,凌啸不知道说什么好,同这些个儒家官员是很难讲清道理的。凌啸根本不敢去触碰一些政策性的东西,比如发展科技、重视工商等等,在康熙面前提都不敢提,因为那与孔孟之道有着原则上的冲突,而且是你死我活的冲突。例如科技源于教育,要想发展科技,首先得改变四书五经和八股的主导地位,凌啸相信,如果自己提出了这个建议,自己就很可能成为中国的布鲁诺。

  只是凌啸未曾想到,彩票这事情,不是根本性的政策,各抒己见没关系,被人上纲上线地指责就很麻烦了。凌啸忽然有一种气馁,康熙把这些奏折给自己看,有什么意图,难道他想放弃?

  康熙平静地看着凌啸,本来他可以把这些折子留中不发的,可是当他拿到了侦知处的一份报告之后,忽然之间他很想看看凌啸如何处理这种事情。在侦知处的报告里,有着凌啸在护军营里的一切作为,康熙自己都是看得好奇不已。这个和自己儿子同龄的年轻人心里装着些什么,为何他与众不同,而且是完全性地与众不同。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凌啸不相信康熙是那种半途而废的人,因为凌啸在急切之间,也找到了弹劾折子的一个漏洞。康熙绝对是最要面子的人,说老实话,在凌啸看来,康熙总是纠着葛尔丹打个不停,主要是因为葛尔丹伤了他的面子,否则,为什么从未见过,康熙对未造反时的葛尔丹,有过一丝的怀柔,相反还总是暗中逼迫?这些奏折里口口声声地说康熙受了凌啸的蛊惑,放在性格温和的君主那里,也许没事,但是康熙的性子十分强势,多多少少会有些反感,那不是在说康熙的耳根软吗?

  “奴才以为,众臣之见有其谬,有其善。圣人之道在于仁。仁心立于根本,方式不悖法制,结果又能惠民,即为利民之举。奴才有一点小见识,还请皇上教诲。”

  康熙饶有兴趣,对凌啸越来越好奇了。这家伙很像是读过两年书,说起话来也不像是武官,可是方今天下的读书人,哪个不是受圣人之道的约束?从凌啸上次的《中央辅助折》到《赈灾基金筹办折》,从将军科尔沁到执掌护军营,除了自己可以感觉到的忠和仁以外,竟无一丝的儒家做派了。

  “但讲无妨。”

  “皇上学究天人,奴才就不献丑谈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