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三章 老十六的功课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三章老十六的功课

  相比于同时代的人,凌啸很善于查案也百无顾忌。他却不可能为个把人命案子去奔波,更何况,连尸体都不见了,谁晓得是不是人命案?可是,接下来的审讯中,随着两名直接看管狱卒的自杀,这个案子终究是不了了之了,岳仲麒也劝解不开郁郁而终。

  这结果让凌啸很愤怒也很无奈,但他亲口撂下的话,决不能当作一声屁!

  司法公正乃国之要务,是民生幸福感的重要组成,也是震慑奸邪的必要清廉,为此,看着报上来的处理奏章,凌啸看得勃然大怒,用专为他配置的品红砂,一排溜儿地划叉。而这一叉,叉掉了刑部大牢当班狱卒、门禁、典狱及仵作的性命,一共整整三十八条,全都于五月二十三在左家庄公开坑杀,并勒令在京六品以上官员观刑。

  重典矫枉,铁腕手段,甚至连非刑都用上了,凌啸泄愤是泄愤了,爽是爽了。不过这种处置只能偶然为之为,而不能成为常施的正法,国家司法建设,岂能一朝一夕便一蹴而就?就为了这次左家庄大坑杀,纵使是方苞等御用文人,也在《学报》上刊登匿名文章,对凌啸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王今之所令,诚矛盾之举,置前所顶礼于天之大清律何位?况非刑之坑土下,焉知无沉冤之魂?”

  这些批评,康熙也在六月初一的中午看到了,立刻把凌啸招到南书房,一边盯着十五十六两个阿哥临摹兰亭序,一边呵呵大笑,“朕一看这篇文章的文法,就晓得是方苞的手笔,呵呵,怎么样,啸儿可有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憋屈?”

  凌啸是刚刚从十里亭赶回来的。上午,他率领文武百官和驻京大使到城外,送走了十三、十四、老八、老九四个阿哥亲自陪同的各国合作领事,去大江南北各地执行议定的援建事宜和商贸考察。现在突然听到康熙的揶揄,凌啸也很是好笑,康熙还是不知道这是自己故意所做的啊。。。。。想我凌啸今日权势地位,要杀些不听话的家伙,纵使千百人也能杀得无声无息,何必搞得全京城几千官员观刑这么张扬?再说方苞这小子,若没有我的授意,他把爹妈的脑袋全拿来当胆,也不敢抨击老子啊!

  “皇阿玛,儿臣不仅不觉得憋屈,而且还准备刊发一篇署名的《罪己令》。呵呵,对待这些批评,儿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康熙不由得一愣,怔怔地望着坦然无比的凌啸。

  这也难怪,从坑儒的秦始皇,到文字狱的清顺治,当政者是最不喜欢有在野之人唧唧歪歪指手画脚的,性格强悍的康熙,更始如此。以他对凌啸睚眦必报的性情了解来看,康熙这次之所以找他来,就是为了商量一下怎么样严密文统,控制杂音的。不料凌啸竟然是这种态度,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