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章:技术和质量成反比的钢铁_入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陛下既然已经开了口,那帮大匠就算再不理解,也只能点头答应,等回到王恭厂后再进行研究。

  朱宸濠在回去的路上,则一直都在思考大明火器容易炸膛的问题。

  而且,不光是容易炸膛。

  就拿这批新弗朗机火炮来说吧,虽然在射程和威力上已不比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差,可在炮身的耐久度上,却还是不如人家。

  容易炸膛和耐久度不够,其实都是因为一个问题。

  那便是,大明虽然在冶铁炼钢的技术上,已属于当时世界最顶尖的水平,可却受到了原料限制,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反而各方面都不如那些欧洲国家。

  甚至,连日本都比不上。

  这也是日本倭刀在明朝大受欢迎的原因。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国内开采的铁矿石和用作燃料的煤,所含的磷和硫比例都比较高。

  用它们冶炼出来的铸铁,也就更脆。

  用这种铁所铸造的火炮或者火枪,当然寿命更短也更容易炸膛。

  而为了防止炸膛,只能加大管壁的厚度和整体的重量。

  或者以好些铁箍将炮身紧紧箍住。

  再有,就是降低火药的装填量。

  可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火器的性能下降。

  在朱宸濠的这个时代,其实铸造枪炮的最好原料,是铜。

  可铜,在国内也是稀缺之物。

  根本不可能用来大规模铸枪铸炮。

  大明的属国朝鲜倒是有大铜矿,可是此时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甚至一直都在抱怨国内少铜,连铸造铜钱的原料都不够。

  很长一段时间,朝鲜都是靠着从日本输入铜,来铸造本国货币的。

  因此,要想利用朝鲜的铜,那还得先派人前去勘探,再开矿挖掘,不知道得等到多久之后了。

  而在亚洲,还有菲律宾也盛产铜。

  可就算出兵占领了菲律宾,但以这个时代的运输水平,等铜回到国内,只怕成本比黄金都要高许多了。

  所以,朱宸濠目前还是只能跟铁矿石较劲。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他那些国家。

  比如日本,其所冶炼的钢铁,之所以比大明的更好,那是因为他们在当时根本不用煤炭来作为炼钢的燃料。

  他们所用的,是木炭。

  还有英国,他们所铸的铁炮性能在那时是最好的,甚至都已接近铜炮的水准了。

  而他们也是用木炭来做的燃料。

  代价是,整个英伦群岛的树木都快被砍秃完了。

  日本虽也用木炭,可他们所炼钢铁的数量极少,相当于是用质量换取了数量。

  所以,日本那些大名和将领的铠甲虽然看上去花里胡哨,却也只能在最重要的部分加点铁。

  至于那帮足轻啥的,护甲就更是简陋了。

  日本可以那样搞,大明则不行。

  毕竟明朝的军队数量比日本多太多,打起仗来也不是几个乡之间的械斗。

  还有就是天朝上邦的形象也很重要啊。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