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静石斋鉴宝(二)_超级黄金左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叔在鉴赏袁枚手稿的时候,跟陈三眼却又有些不一样,伸出食指仿着手稿上的字迹一笔一画的勾勒。

  周宣见刘叔沉浸在书法纵横中,有些沉不住气的问道:“刘叔,你看这手稿是真还是假?”

  刘叔眉头一皱,瞄了一眼周宣,眼神里多了些不屑和轻视。

  陈三眼笑笑说:“小罗,不用急,刘叔这是在鉴定手稿的真伪。”

  周宣奇道:“描一描毛笔字儿就能鉴定真伪?”

  陈三眼顿时汗颜,难道他真的看走眼了?周宣连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明白,他又怎么会认出袁枚手稿的?

  想了想,陈三眼还是解释了下:“对于手稿的鉴定一般来说,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方示就是从‘笔法’入手,笔法泛指书画作品中点、线运行的形态、方法。中国的书法是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笔法是书画中最重要的灵魂和核心,笔法的优劣是衡量书画艺术水平高下的最重要的准绳,因此,书画的真伪必然首先反映在笔法上。”

  “哦。”周宣没想到书画中还有这些讲究,自己跟他们这些专业的一比那就显露原形了。

  陈三眼又道:“刘叔这是从笔法的点,线形态中来分辨袁枚的笔法,书法是与一个人的性情和环境习习相关的,有讲究,‘笔端钢杵,要力透纸背’,指的便是笔法中笔端的力量,这种力量要内敛,不能显露在外边,显露在外边叫青筋暴露。书画的快慢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用笔的轻重、疾徐、转折、顿挫,是否合乎笔法。有人以颓笔渴墨故作飞白取势以迷惑阅者,用评画的术语来说,这叫做‘剑拔弩张’,其实笔里并没东西。鉴定大画,如高山大树以及长线条的衣纹等,更应注意笔法。画大画必须放笔,即‘请君放笔为直干’,然而放笔不是任意胡抹,不要被故作姿态的‘狂华’、‘客慧’所迷惑,即‘始知其放本细微,不比狂华生客慧’。鉴别细短线的工笔画,也必须看是否笔笔有力,笔笔到家。前人常以如‘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春云行空’、‘流水行地’、‘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写遒劲于婉媚之内’、‘剑绣土花,中藏坚质,鼎仓翠绿,外耀锋芒’等来比喻笔法。”

  一席话下来,周宣却是听得一知半解,似明似不明的。

  陈三眼说到对古玩字画的研究心得上,一时兴起,更是滔滔不绝的讲起来。

  “在书法方面,自魏晋时代,人们将书法仅仅作为一种表现笔墨技巧的艺术形式,其崇尚玄学,醉心清淡,此时的书法风格神韵潇洒,散漫轻盈。”

  “至唐代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心思上,文人学士精神豪迈,书法风格奔放,又规整严谨。”

  “到宋代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文化勃兴,社会文风特盛,书法风格平稳清丽,华美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