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一纸名姓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店家做的鱼,甚是美味。”

  “难怪敢挂【江口第一鲜】的幌子。”

  ……

  码头南三里,路边小店内,刘彦面显红润与店家夸赞鱼味。

  门外太阳偏西,天近酉时。

  今日这场鱼席,三人吃了一个多时辰,共饮一坛酒,品十道鱼味。

  就刘彦而言,此席用的八分舒畅。

  但付账时,却让刘平给了十二分的银两,使店家多得一份欢心。

  出来小店,殷学海带着醉意笑道:“仁兄想来得意他家鲜鱼,故此多付银两。”

  “兄若不走,明日再来品尝。”

  “我做东。”

  刘彦看他立身有些不稳,笑说:“这家店的鱼确对我胃口,但我只满意八分,并不十分满意,你可知为何?”

  殷学海拱手请教。

  刘彦道:“余下二分是我刻意压下兴致,不使自己得意忘形,酒醉后乱性。不然就会有损德行。”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殷兄乘船渡江,且要小心,莫要落水。”

  殷学海耳闻其言,好比被针戳了屁股,酒醉扫去一半,头脑清醒不少。

  他张口要说时,刘彦抬手一礼作别,骑上毛驴和刘平向南而去。

  殷学海背后深施一礼,把他临别之言记在心里。

  主仆骑驴牵马走了一里。

  刘平顾头说:“不知他能不能记住公子良言忠告。”

  刘彦看前路道:“殷学海心性已改,又岂不懂我说的?”

  “他自有聪明,只是缺人引导,不然怎造出以假乱真的银子?”

  说着走了三里路见岔路,路东立着界石,上刻【海门县】三字。

  向东望去,二里外城墙耸立。

  城门高出道路一丈,百姓乡民踩着石阶进出,两边张贴榜文,两个老兵把守。

  进到城中,见市上颇为热闹,挑担的来往轻快,卖柴的打酒出城,酒楼上曲声阵阵。

  穿过东街,主仆二人在市尾看到一家客店,两层小楼,里面几桌客人在饮酒。

  刘彦让刘平进去问客房,自己在门口欣赏市井。

  少时,刘平出来道:“这家店只剩一间客房,说是与一位刘相公留的。”

  刘彦没多想,继续往前寻店落脚。

  走到西市口处,看见一家新店。

  此店比头家大几分,堂内只两桌客人,颇为清净。

  刘彦走入问店,招来掌柜上下打量。

  刘平眼疑问道:“店家看甚?莫非我家相公像公人捉拿的盗贼?”

  客店掌柜忙说:“不是,小人是看公子气血红润,有贵人之相,故此多看了几眼。”

  刘彦笑道:“贵店可有剩余客房?”

  掌柜回说:“还有两间客房和一间上房,敢问客官尊姓大名?”

  刘平暗思:“难道这县有规矩,外来之客要记姓名?”

  刘彦道:“在下刘彦昌。”

  掌柜一听此名,抱拳道:“原来是刘相公。即是相公来到,可住小店上房,店钱已有人出过。”

  “相公且安心住

  请收藏:https://m.ym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